國產替代邏輯持續強化!半導體板塊齊嗨,多股20CM升停,這些細分方向被看好
受日本出台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影響,今日半導體設備、光刻膠、存儲芯片等板塊表現不錯。
截至發稿,光刻膠板塊,容大感光20CM升停,格林達升停,南大光電、晶瑞電材升超8%。
半導體設備板塊,富樂德20CM升停,耐科裝備、華海清科升超8%,盛美上海、芯源微、長川科技、拓荊科技等跟升。
存儲芯片板塊,朗科科技觸及20CM升停,萬潤科技、睿能科技、恒爍股份升停,大為股份、江波龍升超6%。
日本限制半導體設備出口
5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佈省令,正式出台針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或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並將於7月23日開始實施。
雖然該管制措施並未把中國等指定為限制對象,但追加的23個品類除了向友好國等4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外,均需要單獨得到批准。事實上,這意味着這些品類很難向中國等國家出口。
23個品類包括清洗、熱處理、蝕刻等設備,以及極紫外(EUV)相關產品的製造設備和三維堆疊存儲器的蝕刻設備等。按運算用邏輯半導體的性能來看,均屬於製造10-14納米以下的尖端產品所需設備。
據中信證券梳理,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或物項)主要包括:
其實早在今年3月,就有日本限制半導體出口的消息,如今算是正式落地了。
3月31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宣佈,日本將修訂出口管制令,包括先進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在內的23種物品將被列入受出口管制的物品清單。
再加上此前荷蘭限制高端光刻機出口,可以説,自主安全對於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説越發重要,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此外,日前,國家網信辦發佈公吿,美光在華銷售的產品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按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我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存儲芯片國產化。
國產替代加速
對於日本本次出台的政策,中信證券認為,本次出口限制主要針對先進半導體制造,否則若日本對華成熟芯片相關的半導體設備也實際施加限制,則將會影響日本相關設備公司的營收,長期削弱日本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份額優勢,同時中國本土技術生態鏈有望在重壓下加速本土替代。
從產業安全角度,中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設備、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易“卡脖子”環節,有望獲得政策推動。短期來看,建議關注日本及荷蘭廠商佔有領先地位的、並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設備/材料環節;長期來看,建議關注受益國產替代加速的設備、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各環節的相關公司。
浙商證券認為,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是長期主線,設備及零部件國產替代迎來加速期,並預計今年半導體行業資本開支上行,設備訂單有望超市場預期,國產設備獲得大規模驗證機會,國產化率有望加速提升。建議關注美日荷佔據領先地位且國產化率較低的環節,如塗膠顯影、原子層沉積、離子注入、量測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