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Reuters

《分析》极端气候席卷全球,天气衍生品带来看天吃饭的另类商机

Perkara utama:
  • 主要交易所的天气衍生品交易跃升
  • 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问题令企业担忧
  • 恶劣气候来袭时,天气衍生产品可获得偿付
  • 对冲基金例如KenGriffin的Citadel参与其中

能源公司、对冲基金和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在增加运用押注天气的金融产品,以寻求避免受到日益极端的全球气候的影响,甚至从中获利。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1-9月期间,天气期货和期权的平均未平仓合约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是2019年的12倍。

未平仓合约衡量的是尚未交割的期货和期权合约数量。交易量也在一年内翻了两番。

天气衍生品诞生于1990年代末期,部分是受到美国能源公司安然(Enron)的推动,吸引了那些不想追求一般金融市场资产的投机客,市场逐渐扩大,直到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萎缩。

而这一次,市场参与者对其增长力道的可持续性抱持厚望。随着气候变化和对能源供应的忧虑,大型公用事业公司等企业利用天气期货避险。

“人们普遍认为,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常见、而且更极端,”CME集团能源与环境产品全球主管Peter Keavey说。“这是首要的驱动因素。”

根据欧盟气候变化服务机构的数据,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圣婴现象)共同导致2023年北半球夏季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今年极端天气不断,在世界各地造成了毁灭性的洪水和野火。

天气衍生品让买家可以规避天气对其业务造成损害的风险。与保险不同的是,企业在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必须证明自身确实蒙受了损失。而天气衍生品则是根据指数进行偿付,这些指数跟踪的可能是巴黎的气温,或者纽约的降雨量。

以典型的交易为例,某能源公司购买一份以气温为指数的合同,以防范冬季供暖季天气变暖导致天然气销量减少的风险。如果在此期间气温比平均温度高,合同的价值就会上升,并在结算时产生收益。

图:交易所交易的天气期货越来越抢手

Reuters Graphics
Thomson ReutersExchange-traded weather futures jump in popularity

滑雪场经营者可以对冲下雪量不足的风险,音乐节则可以对冲下雨风险。通常,交易对手是大型再保险公司或者大型对冲基金,例如美国投资大亨Kenneth Griffin的Citadel基金就是其一。

业内资深人士Nick Ernst说,乌克兰战争和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以及美国和欧洲规定企业必须了解气候变化敞口的法规,都激发了人们的兴趣。Ernst今年7月受聘于经纪商BGC Group,负责推出天气衍生品业务。

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英国电力部门主管Matthew Hunt说,乌克兰战争凸显了能源供应的脆弱性。他说,他使用“非常有效”的衍生工具来对冲风力发电量不足的风险。

**成长的烦恼**

和大宗商品挂钩衍生品相比,天气衍生品市场仍然很小。9月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天气期货和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数平均约为170,000份,而原油衍生品的未平仓合约数大约是这个数字的10倍--尽管市场参与者认为天气衍生品市场90%的交易都是场外交易。

“极端天气事件往往会促进天气期货的销售,”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教授Samuel Randalls说。但他表示,天气期货在抵御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有限,因为天气期货无法缓解长期变化,而长期变化会使许多企业无法生存。

Speedwell Climate联合首席执行官David Whitehead说,市场教育是一项挑战,该公司编制的许多天气指数支持着这个市场。许多人不知道这些产品的存在,因此可再生能源市场不断扩大带来助益。

“过去大家都担心地下还有多少石油。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有多少风能、多少太阳能,”Whitehead说。

不过,Randalls对增长潜力持怀疑态度。

“除非企业相信这是一项必要的活动--这可能很难做到--否则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很难超越特定的公司和交易商群体。”

另一个可能的限制因素是,投资者不能像交易石油或债券期货那样交易天气指数。BGC的Ernst说,这意味着该市场不适合纯粹的投机。

然而,市场参与者表示,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正在更多地参与进来。Citadel就是一个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完)

(编审 李婷仪/王灿)

((can.wang@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078;))

Log masuk atau cipta satu akaun percuma selamanya untuk membaca berita 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