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Reuters

大型IPO和股息支付提振港元需求,香港金管局四年半來首次入市緩和港元強勢

Refinitiv

即將到來的大型IPO(首次公開發售)和企業股息支付提振港元需求,港元兌美元 USDHKD相隔四年半以來首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同步於周五紐約交易時段向市場賣出465.39億港元,也是四年半來首次“入市”緩和港元強勢。

金管局發言人周六表示,隨著強方兌換保證在周五紐約時段觸發,金管局以7.75港元兌1美元買進60.05億美元,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 (HKMAOOC)將於下周三(7日)增加465.39億港元至913.09億港元。

港元上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是在2020年底,在2022年和2023年則是曾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水平。

投行匯豐上周的報告指出,儘管全球金融市場風險規避加劇以及與關稅相關的人民幣貶值壓力,港元兌美元自2月以來走升表現相當不錯,主要反映來自中國內地投資者的創紀錄投資組合流入,以及股市活動如新股發行上市預計進一步增加。

“美元兌港元 USDHKD在短期內可能面臨額外的下行壓力。”該行稱,歷史上,港元在第二季度有增強的趨勢,因為公司增加對港元的需求以準備6月至8月的股息高峰期,但根據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安排,估計今年的股息支付高峰可能會提前到5月和6月。

還有一個因素可能會令港元短暫觸及7.75的強方水平。匯豐指出,由於過去一年左右的大量流入,香港銀行目前已積累了約1,010億港元的未平倉外匯頭寸,接近2020年見到的峰值。如果銀行集體尋求通過與香港金管局結算來減少其大量未平倉外匯頭寸(賣出美元給金管局以換取港元),這將觸發7.75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

高盛近日的報告指出,南向資金開局強勁並成為香港H股的主要資金來源。儘管擔心美國關稅上調和ADR(中概股)退市風險,南向投資者今年迄今仍凈買進780億美元,相當於2024年全年資金流入的75%。人工智能(AI)科技和高股息率股票的買入分別貢獻了29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約占今年迄今南向資金流入的65%。

該行因此大幅上調2025年南向資金流入預測至1,100億美元,原為750億美元,當中有多個驅動力,包括因擔心潛在脫鉤風險而加速轉移的投資資金,對沖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導致的人民幣貶值的潛在需求。

香港新股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明顯復甦,港交所 388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徐經緯周五表示,今年首季新股市場迎來了17家新上市公司合計集資約177億港元(約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集資額增長兩倍多;後續市場包括比亞迪 002594以及小米集團 1810兩項大型配售在內總共籌措超過180億美元。

他並稱,今年新股市場有幾個明顯的趨勢,首先是在中國內地上市的A股選擇來港上市,目前已提交申請或公開宣布的上市意向、計劃在香港進行A+H上市的公司大約有30家;行業則聚焦新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科技獨角獸。

投資者正在關注更多大型IPO。據路透此前報導,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 300750計劃本月在香港上市至少籌資50億美元,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這將是香港四年來最大的一次招股。(完)

Log masuk atau cipta satu akaun percuma selamanya untuk membaca berita 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