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收評】以色列空襲未波及伊朗油氣設施,油價衝高回落仍上漲6% 地緣局勢令中東供應風險加劇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五(6月13日),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之際,儘管原油價格一度飆升至數月高位,但由於襲擊未涉及關鍵能源基礎設施,油價漲幅在盤中有所收窄。然而,市場仍錄得約6%的漲幅,投資者對中東地區供應中斷的擔憂揮之不去。#原油收評#
原油衝高回落,仍創下2022年以來最大日內漲幅
截至美東時間週五上午11:12,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4.11美元,漲幅5.9%,報每桶73.47美元。此前曾暴漲逾13%,觸及78.50美元的盤中高點,爲1月27日以來最高水平。
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上漲4.38美元,漲幅6.4%,至每桶72.42美元,早前一度飆升逾14%,達到77.62美元的1月21日以來最高位。
這是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原油市場最大單日波動。
以色列稱打擊伊朗核設施,暫未波及能源系統
以色列週五表示,已對伊朗核設施、導彈工廠與軍事指揮機構發動一輪打擊,並警告這將是一場長期行動,以阻止德黑蘭獲得核武器。伊朗方面則誓言將作出「嚴厲迴應」。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呼籲伊朗就其核計劃達成協議,以避免「下一輪已規劃好的攻擊」。
與此同時,伊朗國家煉油與石油分銷公司(NIOPDC)稱其煉油與儲油設施未受損,運營照常。
Price Futures Group 高級分析師 Phil Flynn評論稱:「每次出現這種恐慌性反應,最終的結果往往都沒有市場初期預想得那麼嚴重……這次以色列並未攻擊煉油廠、油管或油輪。」
霍爾木茲海峽成關鍵變量,「能源對能源」報復風險浮現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局勢是否會波及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這一全球能源運輸要道。
Tradu.com 高級市場分析師 Nikos Tzabouras表示:「原油價格若要持續上行,必須有實質性的供應中斷,如對伊朗油氣基礎設施造成破壞,或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
全球約五分之一的石油消費量(1800-1900萬桶/日)需經該海峽運輸,包括原油、凝析油與成品油。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Bem Hoff指出:「以色列目前尚未攻擊包括哈爾格島(Kharg Island)在內的伊朗能源基礎設施,後者負責伊朗約90%的原油出口。」「這也意味着未來一旦局勢升級,可能進入‘能源換能源(energy-for-energy)’報復模式,即一方攻擊油氣設施,另一方可能以同樣方式反擊。」
霍爾木茲封鎖對伊朗自身代價巨大
分析認爲,若伊朗試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自身也將付出沉重代價。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 Natasha Kaneva、Prateek Kedia 與 Lyuba Savinova指出:「伊朗經濟極度依賴通過該航道進行的商品與船運交易,其所有原油出口皆基於海上運輸。若切斷霍爾木茲海峽,將嚴重損害伊朗與其唯一主要客戶中國的關係,是一種自毀性策略。」
市場避險升級,資金涌入美元、黃金與瑞郎
在其他金融市場方面,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投資者紛紛涌向黃金、美元與瑞士法郎等傳統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