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onghuiGelonghui

概念掘金 | 十一部門開展“信號升格”行動!5G網絡明年底實現多場景覆蓋,多家公司有望享紅利

近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提出,以政務中心、文旅景區、醫療機構、高等學校、交通樞紐、城市地鐵、公路鐵路水路、重點商超、住宅小區、商務樓宇、鄉鎮農村等11個重點場景為着力點,加快彌補網絡覆蓋和業務服務方面的薄弱環節。

實現移動網絡(4G和5G)信號顯著增強。到2025年底,超過12萬個重點場所實現移動網絡深度覆蓋;3萬公里鐵路、50萬公里公路和200條地鐵線路實現移動網絡連續覆蓋。5G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持續完善,5G流量佔比顯著提升。

Gelonghui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網絡。廣大用户從過去關注移動網絡有沒有覆蓋,轉變為更加關注移動網絡質量和業務體驗,期待更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時,各行各業正經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關鍵階段,對移動網絡深度覆蓋的需求更加迫切。

四大主要任務

此次發佈的《專項行動》從加強重點場景網絡覆蓋、加快重點業務服務提升、強化資源要素高效協同、促進監測評測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務。

加強重點場景網絡覆蓋方面,《專項行動》面向政務中心、文旅、醫療機構、高等學校、交通樞紐等11個重點場景,明確提出了2024年和2025年的覆蓋目標。例如,到2025年實現全部5A級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超過3000個4A級景區、400個以上國家二級博物館的移動網絡信號覆蓋和應用體驗提升;到2025年實現70%以上住宅小區的移動網絡信號覆蓋和應用體驗提升等。

加快重點業務服務提升方面,《專項行動》部署了優化互聯網應用基礎設施部署、完善互聯網業務感知關鍵指標監測分析、加強新技術應用和產品方案研發等任務。主要互聯網企業加速部署關鍵內容設施、重要業務樞紐、資源匯聚中心,提升綜合業務服務能力。面向新型互聯網業務的差異化感知需求,加快構建用户業務感知評價標準,分級、分類保障用户端到端業務體驗。

強化資源要素高效協同方面,《專項行動》部署了推進跨行業規劃銜接和標準落實、保障重點場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通行權、加強通信基礎設施用能保障等任務。各地教育、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和旅遊、衞生健康等行業主管部門組織交通樞紐、鐵路公路、城市地鐵等公共交通服務單位,重點商超、住宅小區、商務樓宇等業主單位,政務中心、文旅景區、醫療機構、高等學校、鄉鎮農村等運營管理單位和基層單位,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向移動通信基站、光纖寬帶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預留空間,鼓勵各單位所屬設施資源免費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放,提供建設運維便利,確保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通行權。

促進監測評測水平提升方面,《專項行動》部署了完善網絡質量評測體系和監測能力、強化通信網絡抗毀能力等任務。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持續完善全國移動網絡質量感知平台功能,形成網絡質量全域感知、重點場景問題吿警和重點業務質量監測等能力;探索建立網絡質量評測儀器儀表等工具的認證機制,加快相關工具研發創新和產業化,提升各類工具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5G行業融合迎規模化關鍵期

在去年12月的世界5G大會上,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表示,全球100個市場近300家移動運營商已經推出商業5G服務,現有近16億5G連接,到2030年,預計這個數字將增長到54億、5G技術將為全球GDP增長創造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其中近一半將來自服務與應用領域,如金融、醫療、教育等。

而我國5G建設成果尤為顯著。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在5G標準專利、設備製造、應用創新等各個方面形成系統領先優勢,5G用户數佔全球60%。5G融合應用目前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67個,服務生產生活、降本增效、解決產業數字化痛點問題、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強調,5G目前的主要應用是工業互聯網,在機器視覺、遙控機器人應用等方面成果豐碩,隨着5G能力的提升,還將在離散製造、流程製造的生產線中發揮更大作用。“基於生成式大模型開發的行業模型目前進展也不錯,有希望帶動更多工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對5G的需要。”

在5G建設取得顯著效果的同時,5.5G也在加速推進。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國際組織紛紛加強5G-A(也被稱為5.5G)的演進與6G的研究,努力構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發技術優勢。

移動通信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帶寬不斷提升,應用從移動性、廣覆蓋、數據化、寬帶化到行業應用,從5G到6G中間會有一個5.5G的過程,它的目標是2025年進入全部商用。它希望在峯值、連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比特能效都比現在5G改進10倍。

多家上市公司已佈局

近年來,工信部針對5G應用出台了多項指導性文件,推動5G規模化應用和智能算力設施的佈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的預測,6G技術商用時間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5G商用將邁向新台階,產業鏈有望迎來發展和成熟的關鍵期。市場方面,5G概念股在去年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全年升幅22.64%。

Gelonghui

隨着產業數字化進程深入,下一代通信技術對速率、時延及連接質量均呈現更高要求。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發展底座,疊加5G-A的商業化部署,將使運營商資本開支更具韌性。

展望後市,銀河證券指出,數字中國等政策不斷加碼、AI新應用持續推新的背景下,數字經濟新基建有望夯實助力算力網絡升級,通信+新基建板塊有望率先預期上修。ICT基石光網絡產業鏈的復甦,催化光模塊、温控節能等需求進一步增長。5G應用工業互聯網亦是未來政策及需求關注重點,看好工業物聯網相關廠商低估值提振。

國盛證券也表示,根據信科移動預估,未來我國低頻段5G基站規模約180萬站、中頻段5G基站總數量約500萬站,高頻段5G基站總數量約100萬站。此外,考慮海外5G基站建設需求,基站設備商有望長期受益全球5G基站部署。

概念股一覽:

中國聯通:經國務院批准的控股公司,經營範圍為電信業的投資。公司擁有覆蓋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通信網絡,積極推進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的寬帶化,為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質信息通信服務。

中興通訊:全球領先的綜合性通信製造業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長快速的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

烽火通信:5G的超寬帶設備龍頭,產品圍繞光通信全產業鏈佈局,技術先進,是國內光通信產品佈局最全的企業,能最大化分享光通信行業成長帶來的機遇。

通宇通訊:公司形成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的完整產品線,開發出多系列的基站天線,主導產品,可滿足目前國內外2G、3G、4G、4.5G等多網絡制式的多樣化產品需求,在移動通信天線領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大唐電信:公司專用移動通信系統是基於4G/5G通信標準,針對複雜電磁環境下的遠距離覆蓋通信需求,對移動通信體制、設備進行定製化開發和改進,作為固定網絡的機動延伸,為覆蓋區域的用户提供通信保障。

大富科技:公司擁有在5G天線技術領域的產品解決方案,並在5.5G應用層面同樣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