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Reuters

《熱點透視》汽車股投資者沒太把美國關稅當回事

Refinitiv

在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的關稅後,歐洲汽車製造商股價下跌。然而,寶馬 BMW和大眾汽車 VOW等公司股價的跌勢並未反映對最壞情況的預期。這些汽車商能夠緩和關稅衝擊,而特朗普也可能撤回關稅。但美國的貿易失衡表明,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很快發生。

特朗普徵收 25% 的汽車關稅可能與大多數觀察人士預想的一樣糟糕,美國從亞洲、歐洲、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 800 萬輛汽車因此受到全面影響。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大眾汽車在美國本土銷售的汽車中有多達80%是進口的,而奔馳 MBG和寶馬的這一數字分別為63%和52%。

雖然汽車製造商的股價在周四早盤下跌,但仍遠未反映對最壞情況的預期。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的數據顯示,歐洲大型汽車商的平均遠期市盈率在4倍到6倍之間,數字偏低。但Bernstein的分析師認為,在最壞的情景下,開徵關稅可能會使奔馳和寶馬今年的營業利潤下降26%,大眾汽車的營業利潤降幅將達到29%。據熱點透視使用Bernstein和LSEG估值進行的計算顯示,獲利降幅甚至會更大,將超過35%。到目前為止,這三家汽車製造商的股價自本周峰值最多下跌了5%,自本月峰值亦下跌超過10%。

最壞情形之所以可能還沒出現,原因說得通。首先,汽車製造商還有選擇。他們可以漲價,而不是承受損失。他們還可以將更多的生產轉移到美國,重啟美國本土閒置的產能。然而,這兩種選擇都不是無風險的:漲價可能會削弱汽車需求,抑制銷量。重新配置生產線則需要時間,而且成本高昂,尤其是在未來政府撤銷關稅的情況下。

關稅也可能沒有最初看起來的那麼糟糕。例如,目前還不清楚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零部件最終會受到怎樣的影響,也不清楚汽車製造商從美國的出口能否抵消進口關稅。鑒於歐盟只徵收 10%的關稅,即使是 25% 的稅率也可能在 "對等 "關稅談判期間有所調整。一旦特朗普看到汽車價格飆升,推高通脹和利率,他本人可能會出爾反爾,隨後取消關稅。

上述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但如果認為特朗普的計劃不是認真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據美國政府估計,去年美國銷售的汽車中大約有一半是進口的,而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中至少有一半的製造內容也來自海外。特朗普有很多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分階段徵收關稅。但他的議程不太可能很快重新調整。

圖:歐洲汽車商股價自特朗普再次當選以來的走勢

A line chart showing the share prices of Europe's carmakers following Donald Trump's re-election.
Thomson ReutersEuropean carmakers' performance since Trump was re-elected

(完)

Log masuk atau cipta satu akaun percuma selamanya untuk membaca berita ini